
祖國的未來,在于今日之少年。
校園里,活潑開朗的少年在勞動基地里辛勤耕耘,種下的瓜果蔬菜盎然生長;舞臺上,一個個英雄故事在少年兒童傾情講述中娓娓道來,感人至深;活動中,身著“志愿紅”馬甲的少年身影忙碌穿梭,收獲一張張燦爛笑臉;“新時代好少年”評選中,涌現(xiàn)的一個個先進典型成為身邊榜樣;馬路上,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語潤物無聲……一幅幅少年兒童幸福成長的美麗畫卷在桂山岐水大地徐徐展開。畫卷背后,是市委、市政府關懷全市80多萬名未成年人的拳拳之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更是在耕耘城市未來、播種城市希望?;诖耍猩讲粩嗤晟泣h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市文明辦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19個成員單位和全市各部門各負其責的體制機制,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各成員單位明確20項重點工作和42項重點項目,各展所長、深化協(xié)作,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延伸到各個領域和主責主業(yè)之中,有力夯實全面統(tǒng)籌規(guī)劃、高效推進落實、正面效應凸顯的工作格局,用心用情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育德于心
理想信念教育播下文明種子
日前,一場“行走的思政課”研學活動走進深中通道。中山紀念中學火炬一中的學生們近距離觸摸“大國工程”的脈搏,在鋼筋鐵骨的宏偉與精妙中讀懂“中國速度”背后的科技力量與工匠精神,汲取奮進力量。這次研學活動正是中山通過思政課堂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中山對思政課的重視,從每年新學期伊始,全市各大中小學校黨委書記或是校長不約而同為學生帶來的“思政第一課”中也可以窺見。

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通過主題班會、文藝表演等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每周持續(xù)開展“國旗下講話”和思政課巡回宣講,邀請好人模范、“五老”人員不定期到學校作報告,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實踐教學……近年來,中山持續(xù)推進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從理想信念、課程建設、實踐延伸等方面集中發(fā)力,讓思政課把教室“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引入更多場景中,讓青少年在行走中思考、在體驗中成長,不斷拓展思政課的高度、深度、溫度、廣度,打好青少年人生底色。
“理響興中”思政大講堂是中山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特別聚焦青少年學生這一關鍵群體創(chuàng)新打造的平臺,通過組建隊伍分眾宣講、點單服務送課上門、思政教育聯(lián)合共建等多種方式,持續(xù)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送到全市340多所學校、80多萬名師生身邊。“理響興中”思政大講堂突出創(chuàng)新性、互動化、全覆蓋,推動理論宣講與思政課堂、培根鑄魂與啟智潤心、示范引領與常態(tài)長效有機結合,由身邊人講述身邊事、以身邊事感染身邊人,讓理論宣講“有意義”也更“有意思”,讓學生們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為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中山篇章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青春起航踏征程,奮進共圓中國夢。今年3月10日,隨著中山市煙洲中學23個班級、近1200名高三學生身著禮服穿過成人門、成才門和成功門,一場“十八而志逐夢想 青春有為向未來”2025年首屆高三成人禮活動圓滿舉行。十八歲,責任與感恩并行;十八歲,成長與能量并存。在滿滿的儀式感中,他們正式跨入成人行列。每年,中山全市各高中(中職)都會廣泛開展成人禮活動,舉行入團儀式、入隊儀式等,通過教師寄語、家長致信等形式,引導學生培養(yǎng)責任擔當、增強追夢動力、激發(fā)學習熱情,指引學生逐步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潤物無聲?
為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圩印?/span>
如何把“德”字鐫刻在學生的心上,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中山除了在思想引領上下足功夫,還把滿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大力開展富有本土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唱響愛國愛家、奮發(fā)向上的主旋律。

7月4日晚,《幸福荷飄香》《為祖國喝彩》兩首嶺南童謠在“粵樂宗師”呂文成的故鄉(xiāng)唱響;7月13日晚,《中國碗 中國糧》《唱著童謠向未來》《您好,沙溪》登上“文化賦能百千萬——‘綠色暑假 游賞中山’2025年廣東村歌·金色大地音樂會”舞臺……一曲曲膾炙人口、健康向上的童謠,烙印著“嶺南印記”的文化強音,也給予少年兒童無限力量。
從童謠創(chuàng)作到童謠展演,中山在全域組織開展2025年“童聲里的中國”少年兒童歌詠活動和“童聲唱響大灣區(qū)”2025年嶺南童謠征集傳唱活動,讓少年兒童用清澈歌聲生動展現(xiàn)中山迎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綠美中山”生態(tài)建設、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等生動圖景,引導廣大少年兒童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小筑牢“四個自信”根基,立志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眼下,中山市第十一屆“文明小導游”大賽正如火如荼舉行。今年大賽以“傳非遺薪火·育香山少年”為主題,邀請全市少年兒童化身“非遺小使者”,用童聲講述家鄉(xiāng)的文化瑰寶,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煥發(fā)新活力?;顒右唤?jīng)啟動,便吸引300余名選手踴躍報名。從2015年到2025年,持續(xù)十一年的“文明小導游”大賽已吸引青少年超過5000人次深入鄉(xiāng)土,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之美?;顒右餐瑫r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化全環(huán)境立德樹人,引導廣大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積極作用。
發(fā)揮紅色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優(yōu)勢,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紅色文化血脈相融合,是中山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大路徑。多年來,中山不僅聯(lián)合學校老師、結合學生課本,組織“傳承紅色基因”系列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邀請青少年走進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各類紅色資源場所參觀學習,還緊扣時間節(jié)點,組織未成年人積極參與“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等內(nèi)容豐富、形式鮮活的活動,引導青少年更好地賡續(xù)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在充分挖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價值,積極推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度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礎上,中山通過“請進來”的方式,將“中華經(jīng)典誦讀”和民樂、非遺、戲曲、書法、國畫等引入校園,讓未成年人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增強文化自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駱培華、國家一級演員楊春榮、市級非遺項目沙涌馬家槍第五代傳人馬鈺泉……一位位名家匠人也走進校園,成為學生成長的“導師”。據(jù)悉,中山每年舉辦“我在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綠色暑假·繽紛文化”等主題活動600余場次,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同時縱深推進民樂進校園活動,其中舉辦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吸引400支隊伍、11400人參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今,中山已選樹市級“新時代好少年”747名,“新時代好少年標兵”120名,其中13名獲評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讓廣大未成年人學有榜樣、行有示范。
協(xié)同育人
家校社同心成為“教育合伙人”
家是社會最小單元,更是未成年人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傳承優(yōu)良家風的傳統(tǒng),在中山蔚然成風。中山每年尋找“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書香家庭”“綠色家庭”等1000余戶,開展忠誠立家風、立德樹新人、書香飄萬家、綠色進我家、家和萬事興等各類家庭文化活動超500場。與此同時,中山還持續(xù)開展覆蓋全年的365項家風家教活動,并堅持每年開展“一封家書話家風”活動,讓家風文化如春風化雨般滋潤青少年的心靈。

在日前舉行的“尋跡香山先賢 賡續(xù)文明薪火”香山少年研學活動中,來自全市各中小學校的學生,循著香山先賢的成長足跡,先后走進香山少年館、中山市博物館以及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沉浸式品家國情懷、悟創(chuàng)新精神,為成長注入精神力量?;顒恿⒆恪拔逵⑴e”教育理念,依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聯(lián)動文明校園陣地、公共文化場館及全媒體傳播平臺,引領青少年感悟先賢精神,點亮文明薪火。這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正是中山深化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格局的創(chuàng)新實踐。
青少年階段處于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社會各界合力精心澆灌和栽培。一方面,中山堅持每年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周系列活動,舉辦家校共育現(xiàn)場會,開展線上展示活動,在全市26個家校共育實踐基地推廣“中山家話”品牌項目。開展“萬師訪萬家”家庭學校協(xié)同特色活動,進一步密切家校紐帶、增強家校共育實效;另一方面,中山持續(xù)用好社會資源,成立中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重點扶持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文化傳承、勞動教育、體育、美育、科普、志愿服務等文明實踐項目。依托全市270余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積極打造家長學校,建設社區(qū)未成年人活動室,助力“學校放假、社區(qū)開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自然教育、文體藝術、心理健康、科學普及等實踐活動,豐富未成年人課后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在文明實踐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與此同時,在推動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方面,中山還因地制宜打造了“香山少年”品牌,延伸打造出《香山少年報》、香山文化頻道、中山市香山書院、香山少年館等育人陣地,充分整合家校社各方優(yōu)質(zhì)資源,在線上線下開展“文脈越千年 少年游香山”公益研學、“香山少年講書人”“龍騰香山恰少年 粵樂佳音傳校園”“少年助力‘百千萬’ 齊話香山新圖景”等實踐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明德修身、崇學尚行。
今年,中山將全面建立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教聯(lián)體”。據(jù)悉,中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當年特別打造的家校共育特色品牌活動“中山家話”已走過3年,已順利舉辦28期活動,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活動模式。今年,“中山家話”進入一個更高階的模式,將突破傳統(tǒng)家長會形式,在前期調(diào)研收集家長最為關心的熱點、重點話題的基礎上,以家校雙方深度對話的方式開展,成為一場有針對性的、有效的、雙向互動的家長會。
優(yōu)化環(huán)境
營造關愛保護未成年人濃厚氛圍
優(yōu)化未成年人成長環(huán)境,營造全社會關愛保護的濃厚氛圍,是一項需要精耕細作的系統(tǒng)工程,它呼喚從物理空間到精神世界的全方位構建,讓每一株幼苗都能在安全、陽光、豐沃的土壤中拔節(jié)生長。當校門口減速帶工程全面鋪開,當香山書房傳來少年手中書籍翻頁聲音,當網(wǎng)絡平臺自動過濾掉不良信息,在這些看似平凡的細節(jié)中,中山正用心用情用力悄然編織著一張守護未成年人的“安心之網(wǎng)”。

筑牢物理空間“防護網(wǎng)”,才能讓安全觸手可及。近年來,中山將“平安校園”創(chuàng)建、學校及周邊社會環(huán)境整治、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工作等工作納入平安中山建設重要內(nèi)容,組織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專項行動,常態(tài)化對中小學校、幼兒園周邊環(huán)境進行整治。2024年,中山檢查排查密室逃脫、劇本娛樂、電競酒店、點播影院等新業(yè)態(tài)經(jīng)營場所100余家次,檢查旅宿、酒吧、網(wǎng)吧等重點場所近12000家次,發(fā)現(xiàn)整改問題隱患229處,查處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案件8宗,并持續(xù)開展涉未成年人旅業(yè)案件復盤倒查“回頭看”,對2023年以來涉侵害未成年人的91家旅業(yè)、75宗案件全部落實“一案雙查”。
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關鍵之一是要讓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對法律時刻葆有敬畏之心。而普法的另一個意義是,讓未成年人明白,受到侵害時可以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山通過全面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guī)劃,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法治校園建設,實施“一校一法律顧問”制度,設立“八五”普法校園講師團,組織講好“開學第一課”,推動高中軍訓新生參與模擬法庭活動制度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目前,全市340多所中小學都已配備法治副校長,每年開展法律法規(guī)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4000余場次。
同時,中山還因地制宜打造青少年校門口的普法陣地,成功創(chuàng)建三個省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法槌花開”法治零距離教育實踐基地還獲評全省國家機關“誰執(zhí)法誰普法”十大創(chuàng)新創(chuàng)先普法項目。中山打造的“善平先生”“壹點就知”、普法“猴”青年、法小槌、網(wǎng)紅公交車系列動漫IP以及原創(chuàng)的一批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治公益微電影深受未成年人喜愛,讓普法實踐走新更走心。
唯有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朝氣蓬勃、富有夢想的青少年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穩(wěn)致遠,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因此,中山將呵護未成年人的燦爛“心”光作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題中之義。這幾年來,中山不斷加大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力度,持續(xù)舉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活動、“五育潤心 陽光成長”主題活動、“童解心鎖”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活動等,并將開展規(guī)范化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建設、面向青少年推廣中山市社會心理健康云服務平臺作為普及心理知識、探究心理狀態(tài)、紓解心理問題的重要載體。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更是實現(xiàn)全年無休的公益心理輔導,為未成年人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心理支持。
編輯? 何淼?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