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深江鐵路重難點工程——廣中江特大橋跨虎跳門水道主橋17號主塔首節(jié)雙壁鋼圍堰順利下水,標志著該橋實現(xiàn)了由水下樁基施工向承臺施工的重大工序轉換,進入施工新階段。

跨虎跳門水道主橋位于江門市新會區(qū)大鰲鎮(zhèn),結構采用鋼桁架—混凝土組合梁斜拉橋,全長590.4米,包含主塔2個,是項目控制性工程。
“為順利進行主塔承臺及下塔柱施工,需要一個阻隔水和土的穩(wěn)定圍護結構,這就是鋼圍堰。它可以有效避免水和土干擾施工,加快承臺基坑圍護成形及水下結構部分混凝土澆筑?!敝需F二十五局現(xiàn)場負責人胡金石介紹。

此次下水的17號主塔雙壁鋼圍堰,總長37.3米、總寬29.3米、厚度1.5米,總高28米,占地面積相當于3個籃球場的大小,約為9層樓房的高度,重達1651.3噸。第一節(jié)鋼圍堰施工點距離虎跳門水道防洪堤僅150米遠,距離中陽高速公路33米,水深約24米,施工體量大、航道通行密、組織施工難度大。

為此,項目團隊采取“分塊加工+現(xiàn)場分節(jié)拼裝成環(huán)+浮拼下放”的方式,在鋼結構加工場分塊工,利用平板車通過主棧橋運輸至現(xiàn)場,運用1臺130噸履帶吊及1臺80噸汽車吊分塊拼裝、6臺120噸連續(xù)千斤頂下放就位。施工過程中,建設者應用全站儀及自動化監(jiān)測設備形成監(jiān)測體系,通過計算機控制中心及時調整圍堰,精準控制下放狀態(tài)。
編輯? 張英?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查九星
記者 何淼 通訊員 黃詩偉 吳明耀